——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——
生活行业垂直网站此类“债务重组”贷款中介惯用两大陷阱:一是“借新贷还旧账”,打着“债务优化”旗号,向还款困难者推销高费“无抵押信用贷”,用以替换旧贷,并根据征信状况加收高额手续费;二是“高息垫资陷阱”,假借“提升征信”之名,诱使消费者先付高额垫资费,待其协助申请到新贷款后再收取高额服务费。一些借款人因缺乏对金融知识和法律的了解,在面临还款困难时,病急乱投医,轻易相信了“反催收”组织的虚假承诺,将个人隐私信息和高额服务费交给对方,最终不仅未能减免债务,还陷入了更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法律风险,个人信息也被泄露,遭受更多骚扰。
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识别和防范“反催收”陷阱,万达贷给出以下建议:保持警惕,对各类“反催收”广告和信息保持高度怀疑,切勿轻信“减免债务”“修复征信”等夸大宣传。保护好个人信息,不随意向陌生人或不明机构透露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。树立正确的消费和借贷观念,量入为出,避免过度借贷。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增强法律意识,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
万达贷再次提醒广大用户,“反催收”陷阱危害巨大,切勿心存侥幸。在金融活动中,要始终保持理性和谨慎,选择正规金融机构,合法合规解决债务问题,共同营造健康、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。